地球绕行太阳一周就是一年,随着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周期性变化, 祖先将冬至到次年冬至整个回归年时间平分成十二等分,每个分点称为「中气」, 再将中气间长均分为二,其分点叫作「节气」。这十二中气和十二节气的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我国在农业社会时期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日常起居作息生活,都与二十四节息息相关。 由于历代领域大都在黄河流域,节气名称因此依该地区气候变换和耕耘、播种等农事来命名。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按它们的含义可分成四类:
表示寒暑变迁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应降雨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标示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因地球运行快慢不均,在近日点附近公转运行较快、远日点附近运行较慢等因素, 造成下面所列日期约有前后一、二天的差异)
节气 大约日期 含 义
小寒 1月6日 一整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开始。
大寒 1月21日 最寒冷的季节。
立春 2月6日 冬天即将结束,春季来临了。大地呈现绿意盎然、春光明媚的景象。
雨水 2月21日 天气逐渐暖和,雨水开始增多了。农夫开始下田忙于播种耕作。
惊蛰 3月6日 春雷惊醒了冬眠中的虫类和蛰伏的动物。大地充满生气、鸟语花香。
春分 3月21日 这一天昼夜平分,正是春季的中期。传说当日若雨秋季有丰收。
清明 4月6日 春暖花开、大地气清景明、万物滋生。
谷雨 4月21日 「雨生百谷」之意,春雨丰沛、谷物茁壮生长。此时气候多变,提醒农民时雨将降,莫误农事。
立夏 5月6日 夏季开始了。
小满 5月21日 麦类夏热作物籽粒丰满起来了。
芒种 6月6日 麦类有芒了、夏热作物成熟该收割了,秋作物该赶快下种了。
夏至 6月21日 古称「日北至」,表是盛夏来临,白昼渐短、黑夜增长了。
小暑 7月8日 一整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开始。
大暑 7月23日 最炎热的季节。
立秋 8月8日 秋天开始了。
处暑 8月23日 「处」是「止」的意思。夏季结束了,气温开始逐渐下降。
白露 9月8日 天气已健凉起了,水气在树木、花草上结成露珠。
秋分 9月23日 这一天昼夜平分,正是秋季的中期。
寒露 10月8日 天气更凉了。
霜降 10月23日 开始有霜了。
立冬 11月8日 冬天开始了。
小雪 11月23日 下雪季节开始。
大雪 12月8日 下雪季节。
冬至 12月22日 古称「日南至」,表是寒冬来临,白昼渐长、黑夜缩短了。
来自于青岛天文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_青岛市天文爱好者协会